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近日,在山东航源超轻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技术工人们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该公司产业孵化中心主任金文边查看生产线运行情况,边向记者介绍:“这条生产线的建成启用,代表着我们实现了高性能镁锂合金材料的量产。”
镁锂合金作为当今世界上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在航天航空、单兵装备、交通、医疗等多个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长期以来,镁锂合金量产技术被国外垄断,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2019年,日照空港土地发展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国清教授团队达成合作,创立了山东航源超轻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经过三年多的科技攻关,成功研发出“400公斤镁锂合金熔炼系统(VIF400)”,为高强韧低密度镁锂合金材料制造技术走出实验室、走向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由于镁和锂这两种金属的熔点相差约三倍,且都非常活泼,它们的融合过程犹如往烧开的油锅里加水般困难。”金文告诉记者,因此制造镁锂合金的关键就在于,怎样在真空环境下,通过添加特定物质,实现两者的融合。
金文进一步解释,实验室制造的镁锂合金数量少,仅够研究使用。“400公斤镁锂合金熔炼系统(VIF400)”设备的研发应用,推动企业在镁锂合金制备方面形成了专门的制造技术、检测技术和工艺规范,大幅提高了产品产率,降低了制备成本,可年产高性能镁锂合金400吨以上。
那么,镁铝合金的国产替代又代表了什么?金文的回答是:意义重大。如果能够为卫星、飞机、高铁等高速运载工具提供足够的镁锂合金材料,将显著降低它们的重量和运营成本。以卫星制造为例,每减轻1公斤的质量,在卫星发射阶段就能节省高达10万元的成本。
眼下,该公司在不断深化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基础上,还相继与临沂大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日照水利职业学院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动镁锂合金在航天和低空经济行业产品应用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事实上,镁锂合金在东港的“绽放”,并非个例。近年来,东港区立足区位优势、产业特色,通过加速创新平台打造,释放产学研合作效能,助力产业提质创新;积极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链条建设,探索市场化、专业化的科创孵化载体建设模式,构建多元创业孵化体系,塑造发展新动能,壮大现代产业发展“生力军”;加力科技创新协同服务,优化政策支持体系,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厚植创新创业生态,营造全社会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
“在海洋高端装备领域,东港区与上海交通大学开展校地合作,重点推进山东省海洋智能装备与海底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日照港绿色智能化改造为应用场景,实施‘数字航道与智能导引系统’项目,提升港口通航能力,打造了山东省智慧港口科技示范样本。”东港区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胡金富介绍。
截至目前,聚焦现代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领域,东港区已创建各类创新平台170余家,其中省级以上47家,包括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动力。
立足科技创新基础和产业优势,东港区正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技服务机制、集聚高能创新资源,系统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不断增强创新源头供给和辐射带动效能,以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引领现代化海滨强区建设。(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郑笃凯 通讯员 尹宏业 许艺璇)